抗艾大學生志愿者的困惑
發(fā)布時間:2022-12-02 閱讀:
艾滋病是一種危害性大、病死率高的傳染病,不可治愈,無疫苗可預防。艾滋病毒在全世界蔓延的同時,人類對它的了解仍然十分有限。
根據(jù)聯(lián)合國艾滋病規(guī)劃署數(shù)據(jù),全球每天有大約4000名成人及兒童感染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截至2021年10月底,全國報告現(xiàn)存活HIV/AIDS(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114.0萬例,至2020年底累計報告死亡35.1萬人。近年來青年學生及60歲以上人群中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數(shù)呈上升趨勢。
今年的12月1日,是第35個世界艾滋病日。宣傳活動主題是“共抗艾滋共享健康”,強調(diào)每個人參與進來,全社會共建共治共享,攜手應對艾滋病流行帶來的風險與挑戰(zhàn)。而一直以來,為了應對艾滋病問題,全社會都在積極行動著。
困惑篇
抗艾活動如何更好地走進普通人心里?
在社團活動開展過程中,并非湖南科技大學青春健康同伴社社長胡琦想象中的一帆風順。“目前,我們主要的問題是資金、人力、物力等方面的不足。防艾宣傳的直播,經(jīng)常會因為涉及到性教育的詞匯而被平臺不斷提示甚至直接禁言。在學校的宣傳也沒有到普及日;某潭。我們大的宣講只有在新生開學時舉辦,其它時候的活動影響范圍有限,且都是碎片化的知識,不利于系統(tǒng)學習。”
湖科大青同社社干趙文靜坦言,在三下鄉(xiāng)進行防艾宣傳時也遇到過困難。“我們給孩子講月經(jīng)知識,并發(fā)放女性衛(wèi)生巾,但她們大部分很害羞,把衛(wèi)生巾藏進包里。”趙文靜說,“很多家庭沒有告訴她們女孩子到了年齡要用衛(wèi)生巾,許多人還有偏見,我感覺很心疼,希望當?shù)氐膶W校能開展性教育,讓防艾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
同為青同社社干的劉湘面臨的則是家里人的不理解。“我的家人對這個不太感興趣,更不清楚我具體做什么。我曾經(jīng)嘗試過給我弟弟講防艾知識,但他總是逃避,不想聽。”
編后:
我們共同的敵人是艾滋病毒,不是病人
如果評選世界上最令人恐懼的疾病,艾滋病絕對是其中之一。作為一種幾乎無法治愈的疾病,艾滋病的可怕之處不僅在于無可逆轉(zhuǎn)的結(jié)果,更在于病情不斷發(fā)展的漫長過程,以及由此帶來的沉重心理壓力。
世界艾滋病日前夕,不少艾滋病患者的自傳體文章在網(wǎng)上流傳,每次看到那些向死而生的文字,總是令人格外心悸。家長里短的瑣碎日常,在艾滋病患者眼里,都是彌足珍貴的精彩畫面,但他們往往無力面對那些異樣的目光,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與世界保持著距離。所以,如何破除艾滋病歧視,既是艾滋病患者的心結(jié),也是公共安全的時代之問。
艾滋病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zhàn),我們需要對艾滋病的傳播保持警惕,但絕不應該放大對艾滋病的恐懼。一個或許需要重申的常識是:艾滋病在本質(zhì)上也是各類疾病的一種,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其傳播途徑已然明晰,預防與治療已經(jīng)有了較為成熟的方案,可防可控。太多的“談艾色變”,根源在于對艾滋病的了解不夠準確、認知存在偏差。
無論任何時候,我們共同的敵人都是艾滋病毒,而不是那些不幸感染病毒的人。只有讓他們感受到全方位的保護和照顧,才能集整體之力構(gòu)筑起防控艾滋病毒的堅固屏障。在醫(yī)學不斷進步的同時,以人為本的理念應貫穿于艾滋病防治工作始終。我們共同期待著,天下無“艾”的那一天。
作者:大學生網(wǎng)報 來源:大學生網(wǎng)報
大學生活推薦
- 渭水河畔的青春篇章
- 長安大學渭水校區(qū),這個坐落在古都西安的現(xiàn)代學府,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為校園生活增添了一抹別樣的色彩。在這里,我
- 08-17
- 城固柑桔種植地學實踐探索
- 西安石油大學“斜坡探秘,點桔成金”暑期社會實踐隊赴城固縣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隊員深入探訪桔園鎮(zhèn)劉家營村,通過實地走訪果農(nóng),深入了
- 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