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響應國家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7月23日,江西財經大學計算機和人工智能學院“延”途有你實踐隊參與了“賡續(xù)紅色血脈,助力圣地發(fā)展”2024年全國大學生延安暑期社會實踐專項活動集中開班儀式,并赴鳳凰山革命舊址和抗日軍政大學舊址開啟實踐之旅。

7月23日上午,延安暑期社會實踐專項活動開班儀式在莊嚴而熱烈的氣氛中舉行,團市委、市延安革命紀念地管理局、市人社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農業(yè)農村局等相關部門單位負責同志出席開班儀式,來自全國高校的32支實踐隊師生代表340人參加開班儀式。江蘇科技大學“絲路實踐團”的社會實踐隊指導老師張正棟、吉林農業(yè)大學“生命之光”黨員黨史尋訪社會實踐團的陳泓睿同學分別代表實踐團隊指導老師和學員代表上臺發(fā)言,強調了延安精神的時代價值和青年學子的責任擔當,倡導同學們將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為實現(xiàn)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活動得到了延中共延安組織部、共青團延安市委、延安革命紀念館管理局等單位的大力支持。與會領導嘉賓為江西財經大學等高校頒發(fā)掛牌,以表榮譽。掛牌儀式結束后,“延”途有你實踐隊同其他高校實踐隊一起,深入延安的各個角落,通過實地調研,感受革命傳統(tǒng),體驗紅色文化,用實際行動傳承紅色基因,為當?shù)亟洕鐣l(fā)展貢獻青春智慧。

23日下午,實踐團隊步行前往鳳凰山革命舊址。這里曾是中共中央機關報《解放日報》的編輯部所在地,也是革命先輩在延安時期的居住地。隊員們沿著蜿蜒的山路,走進一間間簡陋的窯洞,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戰(zhàn)火紛飛、艱苦奮斗的年代。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大家認真聆聽了白求恩等同志的革命事跡,感受著革命先輩們的堅定信念和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隊員們表示,要以白求恩同志為榜樣,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發(fā)揚無私奉獻精神,努力提升專業(yè)技能,用實際行動踐行白求恩精神,為社會發(fā)展和人民幸福貢獻自己的力量。
隨后,隊員們又來到了抗大舊址。這里是培養(yǎng)抗戰(zhàn)人才的搖籃,見證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救國運動。在參觀過程中,隊員們被那些珍貴的歷史文物和照片深深吸引,對抗大的辦學理念和教育成果有了更為直觀的認識。

隊員趙辰穎同學感慨地說:“站在這些歷史遺跡前,我更加明白了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的責任與使命。我們要繼承和發(fā)揚抗大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觀結束,實踐隊來到了抗大校歌石碑前,一道激昂的歌聲在空氣中回蕩,蘊含著堅韌與不屈,仿佛將那段烽火連天的歷史重新喚醒。隊員們合唱的聲音,如同穿越時空的橋梁,連接著過去與現(xiàn)在。他們的心,隨著旋律一同跳躍,仿佛與那些曾在同一片土地上奮斗過的青年們產生了共鳴。
“追尋紅色足跡,傳承革命精神”。江西財經大學將持續(xù)與延安教育基地合作,鼓勵江財子們以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讓延安精神在新時代煥發(fā)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