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肥東縣,7月24日至26日,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常青數(shù)”實踐團在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開展了一場特殊的社會實踐活動;顒右“數(shù)字時代的橋梁:青年實踐團鏈接科技與老一輩”為主題,旨在深入學習宣傳黨的百年奮斗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jīng)驗,同時鼓勵當代青年積極投身社會服務,幫助老年人群體提高防詐騙意識,跨越數(shù)字時代的鴻溝。
活動的籌備階段充滿熱情與期待。學院師生積極響應,通過多次會議討論,明確了活動的目標和實施方案;I備組成立了幾個小組,包括宣傳組、培訓組、活動策劃組等,確保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能精心準備、有序進行。在宣傳方面,團隊通過校園網(wǎng)、社交媒體等渠道,提前向?qū)W生和社會公布了活動信息,吸引了眾多志愿者的參與。
隨著活動的正式開始,實踐團成員們深入肥東縣的社區(qū),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教育與幫助活動。他們?yōu)槔夏耆罕娕e辦了防詐騙知識講座,講解了常見的網(wǎng)絡詐騙手段及防范方法,提高了老人們的安全意識。此外,針對數(shù)字鴻溝問題,志愿者們耐心教導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和網(wǎng)絡應用,讓他們能夠更加便捷地與家人聯(lián)系,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
活動期間,實踐團還組織了一次紅色教育基地的參觀學習,讓團隊成員和參與的老人共同回顧了黨的輝煌歷程和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進一步激發(fā)了大學生的國家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通過這些互動,年輕的學生們不僅傳承了紅色基因,也增進了與老年人之間的情感交流。
在為期三天的活動中,實踐團成員們充分展現(xiàn)了新時代大學生的風采。他們在炎炎夏日中走訪老年人家庭,深入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狀況,為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其中,幫助一位行動不便的老人修復家中電器,并教會其使用智能健康手環(huán),尤為感人。這不僅讓老人生活更加便利,也讓團隊成員深刻體會到技術(shù)助人的價值。

活動結(jié)束后,實踐團進行了總結(jié)會議,分享各自的感受和體會。許多成員表示,這次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讓他們有機會將所學知識服務于社會,更讓他們認識到作為青年一代的責任和使命。老年人對實踐團的感激之情和社會的認可,更是讓每一位團隊成員感到自豪和滿足。
通過此次“數(shù)字時代的橋梁:青年實踐團鏈接科技與老一輩”的社會實踐活動,安徽信息工程學院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常青數(shù)”實踐團不僅促進了老年群體的數(shù)字融入,也加深了青年對黨的歷史的了解,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為構(gòu)建和諧社會貢獻了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