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4日,西南石油大學“德法童行,行川致遠”實踐隊在楊莉老師的帶領下,于成都市杜甫草堂舉辦了一場別具一格的社會實踐活動。此次活動以“法韻文脈,相融共生”為理念,旨在通過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底蘊,巧妙融合法律知識普及,引領青少年深刻領略文化韻味,同步提升法治素養(yǎng)。
文脈相承,草堂育人
在草堂的古韻中,實踐團與孩子們一同踏上了文化之旅。他們參觀了大廨、詩史堂、工部祠等歷史景點,感受著杜甫筆下的悲壯與蒼涼。在文物展覽區(qū),孩子們近距離欣賞了杜甫的書法與古籍書畫,對古代文人的才華與智慧產生了深深的敬意。實踐隊成員們以故事形式,生動講述了杜甫等文人的生平與詩歌創(chuàng)作背景,激發(fā)了孩子們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濃厚興趣。
“傳統(tǒng)文化不僅要銘記于心,更要傳遞給更多的小朋友,讓他們感受到文化的溫暖與力量。”軒轅詩語如是說。通過互動問答和故事講述,孩子們不僅學到了文學知識,更深刻體會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法潤童心,草堂護航
實踐隊成員們將法律知識普及,尤其是《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教育,巧妙地融入了活動之中。“讓孩子們了解并勇敢捍衛(wèi)自己的權益,是他們成長道路上堅實的一步。”唐子茵強調。
結合生動案例,實踐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孩子們普及了《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相關知識及其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強調了未成年人的權利和保護措施。實地調研和案例分析讓孩子們深刻認識到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的重要性,并學會了如何運用法律知識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收獲與展望 活動結束時,孩子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他們不僅領略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還學會了如何運用法律知識保護自己和他人的權益。更重要的是,他們認識到作為社會成員的責任和義務,決心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貢獻力量,成為新時代的有志少年。
西南石油大學“德法童行,行川致遠”實踐隊的這次活動,不僅為孩子們打開了了解傳統(tǒng)文化、學習法律知識的大門,也弘揚了社會正能量,促進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展望未來,實踐隊將繼續(xù)為孩子們送去關愛與知識,共同筑造一個更加美好、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