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工大學子在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永勝村開展紅色之旅
重走長征路,共筑紅色情。祁門縣祁紅鄉(xiāng)舍會山的紅軍步道,是一條很有歷史意義的路線,它見證了紅軍在長征時的艱苦奮斗。7月9日下午實踐團隊在這里重走紅軍路,感受到了革命先輩的英勇與堅韌,心中對革命前輩充滿無限敬仰,山路雖然難走,但是在實踐團隊成員互幫互助下,完成了這次“小長征”,這不僅是一次身體的鍛煉,更是精神的洗禮。我們將會銘記這份精神,勇往直前,在日后的工作和學習中落實好偉大的長征精神,一起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走到山下時我們進行了一次感悟采訪,同學們在采訪中表達了我們作為新時代青年,應(yīng)當發(fā)揚好老一輩的革命精神,銘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的五四精神,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圖為實踐團成員重走紅軍長征步道
7月10日早上,團隊從舍會山出發(fā)徒步前往2公里外的土佬墓進行吊唁,學習“土佬”汪振豐的英勇事跡,傳承革命前輩無私奉獻,忠黨愛國的崇高精神。上午8點左右,團隊成員抵達土佬墓,墓地靜謐而肅穆,四周蒼松翠柏,青山環(huán)繞,墓前擺放著的祭品寄托著人們對革命前輩的無限敬仰與懷念。永勝村書記鄭萬安像團隊成員詳細講解了“土佬”汪振豐為國家和人民英勇奮斗的光輝歷的革命歲月,加深了團隊成員對汪振豐的了解。通過這次活動,大家深刻感受到了革

命前輩不畏艱難、不屈不撓的精神,并決心將這種精神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
圖為鄭萬安書記為團隊成員講解“土佬”革命故事

圖為團隊成員在“土佬”墓前默哀的場景
文/宋文杰 孫天慧 再努爾·烏熱伊木
圖/袁睿 宋文杰